專欄連載Column

2024-01-03

第109期 今年的新目標 早到晚走練短桿

每當新年度開始,人們總會寫下想要達成的目標。對高爾夫球友來說,不論是剛開始下場的初學者,球齡夠久的老球皮,或已經打進單差點的業餘高手們,一定要有的目標當然就是打出更低的桿數,在場上留下更好的成績。

高爾夫可以從很多地方來進步,不過即使職業好手也會同意,若要持續在場上打出好成績,最關鍵的項目就是短桿,也就是果嶺邊的各種救球,與果嶺上的推桿。然而,對台灣大部分的球友來說,這恰好是練習量最少的一部份。

為什麼短桿練得少呢?主要有兩個理由。第一是心理上的,第二是現實上的。對中高差點球友來說,往往在全揮桿上的煩惱還很多,從梯台到果嶺的過程中,可能球還沒靠近果嶺前,就因全揮桿上的失誤而花掉許多桿數。希望擁有更漂亮穩定的揮桿表現,因此更多心思會放在全揮桿技術的調整上,短桿與推桿的部分的練習優先順序當然也就跟著往後挪。

而現實上難做到的理由,是在台灣短桿的練習環境其實非常少。雖然說短擊球也可以在練習場上或揮桿模擬器上練習,但實際上練習墊的草皮,對於觸球失誤的容忍度極高,球場上最常見的短桿失誤就是挖地瓜,但在練習場根本不會發生。加上在球場上實際會面對的短桿狀況千變萬化,球位可能有長草、有斜坡,面對的果嶺滾動需求也不同,這些練習也只能在實際下場時自行解讀,在平坦的練習墊上當然也無從強化。

國內願意提供短桿練習空間的球場業者其實不多,因此想要好好練習也相當不容易。針對這樣的狀況,可以學習職業選手出國比賽的作法。當選手來到一個較陌生的比賽場地時,在比賽後留在短桿區練到天黑是常有的事。如果有機會去像是全國花園、美麗華、老淡水、台北、班芝花等有短桿練習空間的球場打球,不妨早一兩個小時到或晚一點走,多花點時間在草皮上進行短切練習。如果短桿區有開放付費使用,也值得花時間過去練習。

推桿則可以在每次下場時,找30分鐘出來實際練習。可以提早到最好,打完球後留下來練習也很棒。一次30分鐘的推桿練習可能無法馬上讓推桿進步,假設一個月打3場球,一年下來36次的推桿練習,絕對有機會讓你在年底時拿下果嶺上的最佳進步獎。

練習時請預先建立練習的目標與習慣,可以找職業選手的熱身流程做參考,或請教練幫忙準備練習菜單,也希望本期特別製作的短桿特輯,能成為各位讀者今年短桿進階上的助力。